二月肠绞痛三月是什么,老人们也科学了一回

更新时间: 2025-01-19 11:58:52

“一月睡黄,二月哭肠,三月攒肚”这是民间老人常用的养娃顺口溜。从科学的角度来说,是有一定依据的:一月是宝宝神经系统还不够发达,睡眠比较浅,容易惊醒不安,二月是消化系统不够发达,容易胀气、肠绞痛、哭闹,三月是奶水被宝宝吸收的越来越好,所以排便次数越来越少。.

二月肠绞痛三月是什么,老人们也科学了一回

“一月睡黄,二月哭肠,三月攒肚”这是民间老人常用的养娃顺口溜。从科学的角度来说,是有一定依据的:一月是宝宝神经系统还不够发达,睡眠比较浅,容易惊醒不安,二月是消化系统不够发达,容易胀气、肠绞痛、哭闹,三月是奶水被宝宝吸收的越来越好,所以排便次数越来越少。

是有依据的,一月睡黄指的是宝宝刚出生睡眠时间较长,而且还容易出现生理性黄疸,二月哭肠指的是宝宝会用哭声来表达自己的需求,但是哭的多了就容易引起肠绞痛,三月攒肚是说宝宝每次吃饱之后,可以维持较长一段时间不用进食。

一月黄疸二月肠绞痛三月攒肚

民间有很多关于新生儿宝宝的顺口溜,“一月睡黄,二月哭肠,三月攒肚”只是其中一种,虽然只是民间老人根据经验编的口诀,但也存在一定的科学依据,所以有些口诀对于新手爸妈们来说,还是有参考的意义的,比如常见的新生儿十二个月顺口溜,也有一定的道理,但具体的还是要看宝宝的自身情况,毕竟每个宝宝的发育情况不同。

一月睡黄二月哭肠三月攒肚

相信很多新手爸妈们在宝宝出生后,对于宝宝的行为都不是很理解,只能通过家里老人的经验来判断宝宝的情况,而老人最常说的可能就是一月睡黄,二月哭肠,三月攒肚口诀了,但仍然有不少宝妈不清楚其含义,下面就来了解一下。

具体含义

一月睡黄其实就是说宝宝在出生后一个月内,每天主要的表现就是睡觉,平均每天要睡16-20个小时左右,所说的黄指的是黄疸,多数宝宝出生后一段时间后会慢慢变黄,如果是生理性的也不用担心,几天后就会自行好转,但如果是病理性的就需要及时进行治疗。

二月哭肠就是说宝宝喜欢哭闹的情况,有生理性哭闹和病理性哭闹两种情况,比如宝宝因为困了、饿了、尿了或是受到了惊吓而表现出的哭闹就是生理性的,不用过于紧张,但也有可能因为肠绞痛、湿疹等情况而哭闹,这时候就需要引起家长的重视,及时就医。

三月攒肚指的是宝宝三个月的时候,肠胃功能和消化功能逐渐发育完善,肠道内的消化酶增加,肠胃蠕动的频率增加,加上这个时期宝宝的吃的东西基本都是母乳,不足以刺激肠胃产生排便反应,也就是说排便次数会减少,但只要便便软黄就是正常的,如果干硬就考虑是便秘,要及时治疗。

所以当宝宝出生后,一定要小心护理,给宝宝营造合适的睡眠环境,比如保持房间光线柔和,温度适宜,还要注意宝宝的饮食以及保暖,尽量避免宝宝的肚脐暴露在空气中,以免着凉引发宝宝肠绞痛,如果是混合喂养的话,要注意及时给宝宝补充水分,避免便秘。

四月厌奶

多数家长都只听到“一月睡黄,二月哭肠,三月攒肚急坏娘”这一部分的顺口溜,就不知道宝宝四个月时会干嘛,但因为宝宝三个月以后发育情况会相差很多,所以一般只流传了前面,其实后面也是有的,比如三月攒肚后,四月则是厌奶。

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宝宝会不想吃奶,在吃奶时很容易分散注意力,但状态还是不错的,这个时候千万不能强迫宝宝吃奶,可以改变喂奶方式,采取少食多餐的原则,等宝宝想吃时,再让他们吃,只要宝宝身高体重在正常的范围内,就不用过于担心。

科学依据

虽然一月睡黄,二月哭肠,三月攒肚,四月厌奶只是根据经验总结的顺口溜,不一定绝对,但还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因为宝宝一个月的时候大脑的皮质兴奋低,容易受到刺激,就会很容易感到疲劳和困倦,二个月的时候容易出现肠胃不适、消化不良的情况,就会经常哭泣。

等到三个月的时候,因为宝宝消化功能会更加完善,如果只是母乳喂养的话,很容易就会出现攒肚的情况,而到了四个月,宝宝逐渐成熟,味觉和听觉也进一步的发展,对外界会更感兴趣,就会出现厌奶的情况,但一般持续一个月左右就会恢复。

新生儿十二个月行为顺口溜

除了上面流传较广的发育口诀,民间还有根据新生儿十二个月的行为特征编的顺口溜,比如一听二看三抬头,四撑五抓六翻身,七坐八爬九扶立,十二个月左右能独走,也能够帮助宝妈们了解宝宝的发育情况,如果差距很大的话,就说明存在异常,要及时采取措施。

成长口诀

除了这一个顺口溜外,还有一些关于宝宝的成长发育口诀,也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但是每个宝宝的发育情况不同,所以也不能完全根据口诀来,了解一下即可,比如:

  1. 1. 大运动发育口诀:二(月龄)抬、四(月龄)翻、六(月龄)坐、八(月龄)爬、十(月龄)站、周岁走、二岁跑、三岁独足跳;
  2. 2. 精细运动发育口诀:三(月龄)玩手、五(月龄)抓手、七(月龄)换手、九(月龄)对指、一岁乱画、二岁折纸、三岁搭桥;
  3. 3. 社会认知能力发育口诀:二(月龄)笑、六(月龄)认生、九(月龄)做再见,一岁示需要、二岁做游戏、三岁会穿衣。

对于这些民间流传的顺口溜,不能完全相信,但是也不是没有可取之处,要结合宝宝的实际发育情况,要知道新生儿的成长是比较慢长的过程,每一个环节,每一方面都需要家长更好的照顾,所以要注意给宝宝及时补充营养,让新生儿健康长大。

宝宝成长中最难带的是几月

从以上成长口诀中,能够了解到,宝宝的发育是比较快的,每个月都有不同的特点,所以就有人好奇在这个成长发育过程中,哪个月最难带,其实这个答案对于宝妈宝爸来说都是不固定的,所以具体哪个月最难带还是要看自身实际情况。

二月肠绞痛三月是什么,老人们也科学了一回

婴儿一月二月三月口诀

民间流传

新生儿口诀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是什么

新生儿的变化是孩子在幼年期发育速度最快的一个阶段,在这个时期的婴儿宝宝每个月都会给家长带来不同的惊喜,为此,老一辈人通过这些惊喜编了一些口诀出来。

口诀的含义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闹代表的意思都是不同的,在宝宝出生的第一个月,他们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睡觉,在二月的时候,宝宝会出现明显的变化,很容易哭闹、闹腾不睡觉,这个与孩子进入了“猛长期”有关,三月的时候时候孩子手和脚已经开始有力量了,此时会变得比较闹腾。

口诀的准确性

婴儿口诀的准确性是很高的,临床医学上,我们通常所说的一月睡二月哭三月翻身四抬五蹬六坐七滚八爬等,这主要是说新生儿出生之后在8个月内的生长状况和运动轨迹。

二月肠绞痛三月是什么,老人们也科学了一回

但是由于每个孩子的生长状态和发育速度都是有所不同的,所以我们不能够将所有孩子都广而概之。有的孩子可能会出现与口诀不相符的情况,所以要根据宝宝的身体情况进行判断,如果孩子的行为存在差异性,这样是很很差的。

新生儿一到十二月顺口溜

对于新手家长而已,了解一些民间顺口溜除了能够学习到一些育儿知识,除此之外,还能够让他们更好的应对孩子出现的这些状况,所以说新手爸妈们最好是多了解一下孩子出生后的一些育儿口诀。

很多家长都知道,婴儿的成长是需要一定的过程,而且随着身体的成长每个阶段都会出现不同发育情况,所以在以前就有人总结出婴儿生长口诀,让宝妈可以提前了解到婴儿发育阶段,能够更好的做好准备,下面介绍孩子出生1-12月的育儿口诀:

  1. 1.一月睡,宝宝在第一个月的时候,每天要睡16-20个小时;
  2. 2.二月闹,这个阶段的宝宝由于白天睡觉的时间长了,会用哭来表达自身情绪;
  3. 3.三月不睡觉,睡眠的时间会缩短,还可能会出现攒肚的情况发生;
  4. 4.四月翻身,这个月的宝宝大多数会抬起自己的小腿,可以来一个翻身的动作;
  5. 5.五月出牙,这时候乳牙渐渐萌出,比较容易出现流口水,这是属于正常的情况;
  6. 6.六月辅食,这个阶段就可以给宝宝增加一些辅食,但最好是尽量选择软糯的食物;
  7. 7.七月坐,所谓的坐是宝宝自己能够从躺着慢慢坐起来,而且睡眠的时间也没有以前那么长了;
  8. 8.八月爬,这时候宝宝会从匍匐爬行到两手撑着爬行,宝宝的精力也比以前旺盛不少;
  9. 9.九月十月叫爸妈,这个阶段的宝宝已经会简单的单词,而且可以开口加爸爸妈妈了;
  10. 10.十一月可站,宝宝已经满是一个月的时候,腿部发育的也比较好了,此时能够自己站稳了;
  11. 11.十二月能走,当宝宝满一岁之后,能够走路了,不过此时可能走不稳,只能在家长的搀扶下走动。

宝宝不论在妈妈的肚中还是生下后,都是在不断地成长,而且每个新生婴儿的成长都有快有慢,也有着一定的生长规律,很多家长通过这些发育口诀进行观察宝宝的生长情况,如果差异较大的话,就要及时就医,以免影响到宝宝的生长发育。

一睡二闹三认母什么意思

除了一月睡二月哭三月闹这一口诀之外,民间还有一种口诀叫做一睡二闹三认母,这个说法在民间流传的也是比较广泛的,它的意思是宝宝一个月大的时候喜欢睡觉,两个月大的时候比较爱闹,三个月大的时候就会开始认人,喜欢让妈妈陪着了。

具体的口诀是“一月睡、二月闹、三月认人、四月翻身、五月出牙、六月辅食、七月坐坐、八月爬爬、九月十月叫爸妈”,生长口诀整体上是差不多的,所以家长们带孩子的时候还是可以参考一下的。

孩子如果生长发育存在问题,家长最好是带孩子在儿科进行检查,但一般日常中注意营养搭配,各方面引起重视,是不会出现生长过快或者过慢的情况,所以说大家也不必担心,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学习一些营养食谱,确保宝宝健康发育。

婴幼儿护理小建议

以上分享了婴儿一月睡二月哭三月闹口诀,除此之外,新手家长们还要多注意宝宝的护理,在婴幼儿生长发育过程当中,父母的抚养方式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下面总结了详细的婴幼儿护理实用建议,大家可以了解一下:

  1. 1.

    母乳不建议挤出来瓶喂

  2. 2.

    为什么不建议喝三段奶粉

  3. 3.

    小婴儿为什么不能用拉拉裤

  4. 4.

    半夜不应该给宝宝换尿不湿

  5. 5.

    婴儿肠绞痛最快最有效的方法

  6. 6.

    只要手脚不黄就是生理性黄疸

  7. 7.

    怎么判断宝宝是不是喂养过度

  8. 8.

    宝宝半夜睡不踏实易惊醒哭闹

  9. 9.

    新生儿吃奶过量的信号

在婴儿生长的过程当中需要注意加强喂养,保持均衡的营养状态,促进体格的增长,同时也需要注意做好护理措施,及时的增减衣物,避免出现受凉,防止出现生病的情况,另外也可定期带孩子到医院进行体检,便于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干预。

小儿二月抬头三月翻身口诀

一月睡突出了睡眠对于宝宝发育的重要性,二月哭强调了宝宝通过哭声与外界沟通的方式,三月抬头标志着宝宝颈部力量的增加,四月翻身展示了宝宝身体协调性,这些都描述了宝宝成长中的某些特定阶段,具体描述如下:

一月睡

新生儿在出生后的第一个月里,睡眠是他们最主要的活动,宝宝在这个阶段通常需要频繁地进食,他们的胃口很小,因此需要短时间内多次进食,这也意味着他们需要经常起床喂奶,此外,新生儿的睡眠模式还不够成熟,他们常常会在睡梦中醒来,这一阶段的睡眠质量可能较差,但对于宝宝的大脑和身体发育至关重要。

二月哭

在出生后的第二个月,宝宝开始展现出他们的沟通方式,哭声成为了他们表达需求和情感的主要方式,哭泣是宝宝与外界互动的重要工具,它可以传递饥饿、疼痛、不舒适或寂寞等信息,通过不同的哭声,宝宝逐渐学会了让父母和照顾者明白他们的需求,这也是宝宝与家人建立亲密联系的一个重要阶段。

三月抬头

颈部力量和探索欲望的提升大约在宝宝出生后的第三个月,他们开始展示出抬头的能力,这是因为宝宝的颈部肌肉逐渐强壮起来,能够支撑起头部,当他们趴在床上或在父母怀中时,能够抬头观察周围的环境,这个阶段标志着宝宝的颈部力量的增加和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的增长,他们开始对周围的事物感到兴趣,愿意主动探索。

四月翻身

身体协调和自主性的发展在宝宝出生后的第四个月左右,他们通常能够开始翻身,这是一个重要的发展里程碑,标志着宝宝身体协调和自主性的进一步发展,翻身不仅需要躯体力量,还需要宝宝学会如何控制自己的肌肉和身体姿势,当宝宝能够自己翻身时,他们能够更好地探索周围的环境,进一步发展和学习。

这些说法描述了宝宝成长过程中的几个关键里程碑,这些里程碑都是宝宝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家人们共同见证宝宝成长的宝贵时刻,让我们在宝宝成长的每一个阶段,用爱和耐心陪伴他们,共同见证他们的成长奇迹。

  •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翻身,为小儿神经心理发育里程碑,分别代表大运动、语言和精细动作等。如大运动的口诀为:二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指二月龄时可以短时间抬头,四月龄时会翻身,六月龄时会独坐,八月龄时会爬行,一岁时会独走或牵一只手走。精细动作有:三玩手五抓物七换手,九对指一岁乱画。指的是三月龄会双手搭在一起玩耍,五月龄会主动抓物,七月龄会双手倒手,九月龄能拇食指对捏小物品,一岁时拿笔会乱画等。当然要定期到儿童保健科进行儿童神经心理发育评估,以尽早发现异常,给予早期干预。

本文版权作者本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私自转载!
本文地址: http://www.taijiayun.com/yuer/21786.html

相似文章推荐

二月闹高峰期是什么时候,一月睡黄、二月哭肠、三月攒肚

2024-04-26

三、湿疹绝大部分原因是因为皮肤干燥引起,而不是皮肤太湿,千万不能用母乳抹脸,容易产生更多细菌。宝宝出现二月闹是有一定原因...

宝宝半夜睡觉突然大哭是什么原因,可不止和肠绞痛有关系

2024-10-09

新生儿频繁吃奶不睡觉哭闹,可能是由于饥饿、没安全感、胀气、需要情感支持等原因导致,家长可根据具体情况分析和判断,具体分析...

宝宝出生15天会出现肠绞痛吗,这三种方法育儿医师都在推荐

2024-10-31

在宝宝出生后的最初几个月里,是很容易出现肠绞痛的,出现肠绞痛会频繁哭闹,这种情况下宝妈可以帮助宝宝按摩肠绞痛,正确有效的...

老一辈都说三月认母掉头发,掉头发的原因

2024-10-15

3、头发的生长发育与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有着密切的关系。当脂肪摄入过多时,也会影响头发的生长,甚至引起掉头发。虽然大部...

小儿大肠经的推拿方法,图文解析科学有效的按摩手法

2024-04-25

分别用自己的左右手指,用力掐住中指顶部,大约过12分钟以后,打嗝即可被制止。用手指掐“内关穴”,此穴位于手腕内侧67厘米...

家里生孩子会有老人走,预示生男生女说法不科学

2024-06-03

人都会经历生老病死,有人出生,有人去世,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这两者没有必然的联系,以下就是科学的解释:以前的人们非常在意...

我要留言

Night
Day